大家好,知识小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久能好,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EBV属于疱疹病毒组。病毒呈球形,直径约180nm,衣壳表面有脂蛋白包膜,核心为双链DNA。EBV有五种抗原成分,即病毒衣壳抗原(VcA)、膜抗原(MA)、早期抗原(EA)、补体结合抗原(可溶性抗原S)和核抗原(EBNA)。各种抗原都能产生相应的抗体。
爱泼斯坦-巴尔病毒在人群中无处不在,在生命早期被感染,但症状并不明显。大约15%的健康人被感染。带菌者和病人是该病的传染源。80%以上的患者鼻咽部有EB病毒,其中15 ~ 20%的患者痊愈后可在咽部长期携带病毒。通过口鼻密切接触是主要传播途径,也可通过飞沫和输血传播。人普遍易感,但儿童和青少年更常见。15岁以上的感染是典型的。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,二次发病不常见。
1.临床表现:
潜伏期为4 ~ 15天,一般为10天。疾病的发作从急性到缓慢不等。约半数患者有前驱症状,持续4 ~ 5天,如乏力、头痛、咽痛、厌食、恶心、便溏、畏寒、出汗、气短等。虽然这种疾病的症状是多样化的,但大多数都可以有典型的症状。
(1)发热:热型不确定。高度不一,大多在38到40之间。高温会持续几天到几周,甚至几个月。它可以伴有发冷和出汗。中毒症状有多严重?
(2)淋巴结肿大:几乎每个病例都有。急性淋巴结肿大是本病的特征之一。颈部淋巴结肿大最常见,其次是腋窝和腹股沟。直径1 ~ 4 cm,质地中等偏硬,分散,无明显压痛,无化脓,两侧不对称。需要几个星期到几个月才能消退。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引起腹痛和压痛。滑车淋巴结病有一定的特异性。
(3)咽牙周炎:虽然仅有一半患者主诉咽部疼痛,但多数病例表现为咽部充血,少数患者咽部有溃疡和伪膜形成,表现为出血点。牙龈也可能肿胀或溃烂。喉头和气管的水肿和阻塞是罕见的。
(4)肝脾肿大:约20%的患者有肝区肿大、压痛,肝功能异常者可达2/3。少数患者可能有黄疸,但很少转为慢性并出现肝衰竭。50%以上的患者有轻度脾大,偶有脾破裂。检查时轻压,防止脾破裂。
(5)皮疹:约10%的病例在病程1-2周内出现多形性皮疹,为淡红色斑丘疹、麻疹样、猩红热样、荨麻疹样皮疹,多见于躯干,一周内消退不脱屑。
(6)神经系统症状:在少数严重病例中发现。可表现为无菌性脑膜炎、脑炎和周围神经根炎。90%以上可以恢复。
病程多为1 ~ 3周,少数可延迟数月。偶尔复发,病程短,病情轻。一般此病为良性,自限性,预后良好。除了EB病毒防御缺陷或罕见的严重并发症外,大部分都能完全恢复。病死率仅为1 ~ 2%,多因严重并发症。
2.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标准
临床表现:
发热;咽炎;淋巴结肿大;肝脾肿大;皮疹。
实验室检查:
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加,血小板减少。淋巴细胞比例增加,异型淋巴细胞超过10%;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;抗EB病毒抗体VCA-IgM阳性。
除小叶综合征:外周血出现异常淋巴细胞,但异凝集试验阴性。
如果你有任何三个项目
(2)泌尿系统:部分患者可出现水肿、蛋白尿、尿管型和血尿素氮增高等肾炎样改变,病变多为可逆性。
(3)心血管系统:约6%的患者并发心肌炎。心电图显示T波倒置,低水平,P-R间期延长。
(4)神经系统:极少数患儿可有脑炎、无菌性脑膜炎、格林-巴利综合征等。
(5)消化系统:主要是肝酶升高、黄疸等。
4.预后。
这种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。如果没有并发症,预后大多良好,病程1-2周。但也可反复,少数患者恢复缓慢,如低烧、淋巴结肿大、乏力等。可持续数周甚至数月。这种病的死亡率只有1-2%,是中枢和外周神经麻痹引起的呼吸衰竭。其他人死于脾破裂、脑膜炎、心肌炎、肝炎和播散性淋巴增生性疾病。
5.治疗。
该病无特效治疗方法,以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为主。
本文到此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