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之间网归一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性善论和性恶论的异同点,性善论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1、时代背景不同。
2、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中期,此时的社会风气很差,孟子想要改变这种现状,于是提出了性善论,并告诉人们人性本善。
3、而荀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末期,秦统一之势已经势不可挡,每次伐攻都是数十万人。
4、看到这些,荀子有些绝望了,看清了成王败寇的本质,社会现实趋向恶化,知道自我催眠已经不管用了。
5、为了使人们向善,必须充分让人们认识自身的缺点,才能心悦诚服地改正,因此他提出了性恶论。
6、2、根源不同。
7、孟子认为人性善的根源不是来自人后天的习得,而是产生于先验的良知良能。
8、孟子所说的良知良能,一部分是人在没有接触社会实践的情况下所具有的生物本能,一部分是以血亲关系为基础的仁爱关系,这就是孟子性善论赖以立论的基础。
9、而荀子人性恶的根源则在于人本身具有的本能。
10、这种本能不是通过学习得来的,不是人为促成的。
11、但这种本能如果任其发展,不加节制,不加约束,就必然要产生争夺、残杀等邪恶的事情,造成社会混乱,因此他认为人性本恶。
12、3、对性概念的界定有所不同。
13、从一开始在性的概念的界定上,孟荀就发生了内圣与外王两个对立的价值取向的分野。
14、“孟子言性善,乃谓人之所以为人的特质是仁义理智四端。
15、荀子言性恶,是说人生而完具的本能行为中并无礼义;道德的行为皆必待训练方能成功。
16、孟子所谓性,与荀子所谓性,实非一事。
17、在对性的界定上,孟子善意地看待人和人生,相信人能够自我完善;荀子则以一种冷峻严厉的目光审视人和人生,不相信人能够自我完善。
18、“孟子代表儒家的理想主义的一翼,稍晚的荀子代表儒家的现实主义的一翼。
19、”4、关于修身问题的不同主张。
20、孟子强调心性本心,荀子强调本能欲望。
21、由此也致使二人在对待修身问题上有不同主张。
22、孟子站在性善论的观点上必然强调人的内心修为,他发展了孔子提出的“为仁由己”。
23、“仁”成为孟子学说的核心概念;而荀子力主性恶,强调外在的礼仪规范,走的是孔子“约之以礼”的路线,“礼”也就成为荀子学说的中坚术语。
24、孟子重于心,荀子重于学。
25、孟子主张扩充本性,主张养气,重视发挥本心的作用,重视自我修养、自我反省的功能。
26、荀子主张化性起伪、改造本性,主张治气,重视学习的作用,重视教育培养、社会约束、师长示范和个人努力的结合。
27、5、在性情与仁义的关系上,荀子则与孟子不同。
28、孟子把食色和仁义都看作是出于先天的人性,其中仁义是大体,食色是小体;仁义好比是熊掌,食色是鱼。
29、荀子则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、喜怒、好恶、利欲等情绪欲望,不论“君子”“小人”都一样。
30、所以荀子说:“人之生也固小人。
31、”“人之生也固小人”就叫作“性恶”。
32、至于仁义,则是由后天所学、所行、所为而获得的。
33、意义:孟子的“性善论”是从正面激励人奋发向上,自觉向善的。
34、孟子从人与动物不同的类本性人手阐述了人的本质,把人的食色之性排斥在人的本性之外,而把道德观念、道德理性看作人的本性,从而深化了对人的本性的认识,突出了人的善良本性。
35、苟子的“性恶论”是从反面激励人进取、去恶成善的。
36、苟子强调了性伪之分,而把人之不可学、不可事、生而有之的自然本能之性定义为“性”。
37、因为人的自然之性的质朴与粗糙,所以要加强后天的学习和改造。
38、扩展资料:“性善论”典故:《孟子·告子上》:孟子提出 “水信无分于东西,无分于上下乎?人性之善也,犹水之就下也。
39、人无有不善,水无有不下。
40、今夫水,搏而跃之,可使过颡;激而行之,可使在山。
41、是岂水之性哉?其势则然也。
42、人之可使为不善,其性亦犹是也。
43、” ,“乃若其情,则可以为善矣,乃所谓善也。
44、若夫为不善,非才之罪也。
45、翻译:孟子说:水的确无所谓向东流、西流,但是,难道也无所谓向上流、下流之分吗?人性向善,就像水往低下流一样。
46、人性没有不善良的,水没有不向下流的。
47、当然,如果水受拍打而飞溅起来,能使它高过额头;加压迫使它倒行,能使它流上山岗。
48、这难道不正是水的本性吗?形势迫使它如此的。
49、人的可以迫使他做坏事,本性的改变也像这样。
50、从天生的性情来说,都可以使之善良,这就是我说人性本善的意思。
51、至于说有些人不善良,那不能归罪于天生的本质。
52、孟子对于性善论的最用力的论证,是通过人的心理活动来证明的。
53、孟子认为,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。
54、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,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,是出于人的本性、天性的,孟子称之为“良知”、“良能”。
55、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性善论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性恶论。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大家看了会喜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