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百科精选 > 内容

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表达了什么(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)

时间:2023-09-22 15:21:28 来源:
导读 您好,现在蔡蔡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表达了什么,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,现...

您好,现在蔡蔡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表达了什么,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1、意思是:明月不明白离别之苦,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。

2、出处:《蝶恋花·槛菊愁烟兰泣露》原文:《蝶恋花·槛菊愁烟兰泣露》【作者】晏殊 【朝代】宋槛菊愁烟兰泣露。

3、罗幕轻寒,燕子双飞去。

4、明月不谙离恨苦。

5、斜光到晓穿朱户。

6、昨夜西风凋碧树。

7、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。

8、欲寄彩笺兼尺素。

9、山长水阔知何处。

10、译文: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,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露珠。

11、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,一双燕子飞去。

12、明月不明白离别之苦,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。

13、昨天夜里西风惨烈,凋零了绿树。

14、我独自登上高楼,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。

15、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。

16、但是高山连绵,碧水无尽,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。

17、扩展资料:《蝶恋花·槛菊愁烟兰泣露》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。

18、此词写深秋怀人,是宋词的名篇之一,也是晏殊的代表作之一。

19、上片描写苑中景物,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,注入主人公的感情,点出离恨;下片承离恨而来,通过高楼独望生动地表现出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,蕴含着愁苦之情。

20、全词情致深婉而又寥阔高远,深婉中见含蓄,广远中有蕴涵,很好地表达了离愁别恨的主题。

21、赏析:此词经疏澹的笔墨、温婉的格调、谨严的章法,传达出作者的暮秋怀人之情。

22、上片由苑中景物起笔。

23、“槛菊愁烟兰泣露”,开篇即推出这一亦真亦幻幽极凄绝的特写镜头,正为写照抒情主人公悲凉、迷离而又孤寂的心态。

24、“罗暮轻寒”二句将笔触由苑中折室内。

25、“轻寒”,即是作者身之所感,也是作者心之所感。

26、“燕子又飞去”,不仅是带有鲜明的季节特征的景物,而且,燕之“双飞”更衬出人之“孤栖”。

27、不难想象,当作者目送时而绕梁呢喃、时而穿帘追逐的双燕相随而去之际,该怀着怎样一份孑然独立的怅惘。

28、“明月不谙”二句引来明月作进一步的烘托与映衬。

29、前人往往视明月为聊寄相思怀抱的多情之物。

30、下片写登楼望远。

31、“昨夜西风”句,使固有的惨澹、凄迷气氛又增添了几分萧瑟、几分凛冽?西风方烈,碧树尽凋;木犹如此,人何以堪——由此驰骋想象,作者亦当是朱颜尽改。

32、而从结构上看,碧树尽凋,野外才能变得格外空旷,作者也才能骋目远眺。

33、这样,“凋碧树”又是对下文“望尽天涯路”的一种必要的铺垫。

34、“独上西楼”,正面点出“独”字,与上片的“双飞”遥相照应,是章法谨严的又一实例。

35、“望颈,既表明其眺望之远,也见出其凝眸之久,从时空两方面拓展了词境。

36、但“望尽天涯路”,不见天涯人。

37、既然如此,那就只有寄书寄意了。

38、 于是逗出歇拍,“欲寄彩笺” 二句。

39、“彩笺”与“尺素”都是指代书信。

40、二词重叠使用,一则是表示寄书意愿之热切,二则表示欲书内容之繁富。

41、“山长水阔知何处”,以无可奈何的怅问作结,给人情也悠悠、恨也悠悠之感。
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。

标签:
最新文章